自那以后,两国和平相处了二十多年,边关的百姓终于不用再饱受战火的摧残,逐渐过上平稳安定的生活。
在均言给宁清讲解岭西国的事时,岭西国使臣和元效帝也已经交谈了好一会。
宁清默默地打量着大殿中央的男子,她总觉得这使臣今日前来,不单单是为了参加册封大典。
岭西国使臣与元效帝简单寒暄过后,说出了自己的来意。
“我今日代表岭西国而来,一是为了恭贺贵国喜封太子,太子殿下气度恢弘,忠厚仁恕,定能成就宏图大业。”
“这第二点呢,在下还受我们圣上所托,前来求娶贵国的公主殿下。”
“听闻贵国公主有倾国倾城之貌,性子矜持端庄,气度不凡。我岭西国太子身份尊贵,与公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。若公主殿下能嫁到我国,相信两国之间的关系也能更进一步。”
此言一出,群臣哗然,宁清几人也呆在原地。
林昭宇眼中闪过浓重的黑色,他表情沉重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元效帝低头沉思,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,这一日终于还是到来了。
二十多年前岭西国将他们的长公主嫁到大朔国来,元效帝当时对岭西国长公主并没有什么感情,但为了两国关系的安定,还是迎娶了她。
如今多年过去,两国皇帝的皇子皇女们也长大成人。岭西国皇帝为了两国之间的关系能长久,这才提出让岭西国的太子迎娶大朔国公主。
多年前岭西国皇帝为了国家安定,让自家爱妹远嫁他国,以此来维系两国之间的关系。光阴流转,如今也轮到了元效帝做抉择。
元效帝沉默良久,最后还是开口道:“既如此,就按贵国说的做吧。还请使臣在大朔国多待一段时间,一周后朕会派人护送使臣和爱女出城。”
“有仪是朕的爱女,也是大朔国尊贵的公主,还望她嫁到贵国后,贵国能好好待她。”
使臣双手交叉在胸前,行了一个郑重的礼:“多谢陛下。还望陛下放心,公主既嫁到我岭西国,我们自然会以最高的礼仪对待她。”
元效帝点了点头,又吩咐夏鸿永道:“太子,公主和亲一事,就交由你来负责了。”
“是,父王。”夏鸿永连忙答应。
他将目光移向不远处的林昭宇,将军正一动不动地站着,低头陷入自己的世界。
公主和亲的事就这么被敲定了下来。
夏有仪在若晨宫听到宫女传来的消息时,并没有流露出惊讶之色,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事。
她侧头望向窗外,外面冷风呼啸,吹动着树木,发出“哗哗”的声音。
“寒冬就要来了啊。”夏有仪感叹出声。
屋内火盆燃得正旺,按理说应该十分温暖,可夏有仪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。她望着窗外,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。
三日前。
岭西国使臣刚刚到达大朔国,元效帝知道消息后立马派人前去接他。在见到使臣的那一刻,元效帝就已经猜到了他这次过来的用意。
能当上一国之君的人,自然不是省油的灯。
元效帝将自己的猜想告诉皇后,皇后知道后心中大惊。
夏有仪是她唯一的女儿,皇后自幼就对她万分疼爱,恨不得将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她,夏有仪从小到大都未离开过皇后身边。
她怎么可能让她的女儿嫁到岭西国那么远的地方?
这是皇后在听到这事后内心的第一想法,可她也知道,兹事体大,容不得她妇人之仁。
元效帝和皇后深思熟虑过后,一同前往若晨宫,打算去问问夏有仪的想法。
元效帝跟夏有仪说了岭西国使臣的事,也跟她提起使臣这次不远万里而来,不可能只是为了参加册封大典,十有八九还是想和大朔国政治联姻。
“有仪,若你不愿意,朕会想办法拒绝使臣。”
夏有仪听后,眼神微微一动。她低头沉默了好久,最后还是抬眸望向元效帝。
“父王,我愿意嫁去岭西国。”女子淡淡的声音响起。
皇后一直在旁边听着父女俩的谈话,在听到夏有仪接受了和亲一事后,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,转身往外面走去。
册封大典结束后,怀良一行人从临华殿出来,温零露不禁感慨道:“没想到公主殿下就这样被嫁到岭西国去了。”
本以为今日只是单纯的太子册封大典,不成想岭西国的使臣突然向元效帝提亲。看元效帝的反应,他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事,也答应了让公主前往和亲。
宁清想起一周前与夏有仪在房间里谈话的场景,夏有仪曾经无比期望能离开皇宫,见见外面的世界。可如今这一日真的到来了,却似乎并不是那么的让人开心。
她是离开了这座皇城,但那岭西国,又何尝不是另外一座囚笼?
宁清终于知道为何当初夏有仪说,公主出嫁自然能离开皇宫时,语气中透露着一股伤感之意。估计她早就知道,她的